高质量发展践悟

发布者:徐晓伟发布时间:2020-06-02浏览次数:205


 

准确评判一地区、部门或单位的政治生态,做到摸清底数,抓准“个性”,掌握“全貌”,对于纪检监察机关履行第一职责,精准实施监督,精准发现问题,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,至关重要。如何抓深抓实政治生态分析研判,准确把握“树木”和“森林”的辩证关系?我们采访了部分地方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。

紧盯主要领导,突出“关键少数”,始终将被监督单位领导班子作为研判“政治生态”的重点

郎文荣:对政治生态进行立体化分析研判,实现既见“树木”又见“森林”,能够为我们开展日常监督,抓早抓小、防微杜渐提供精准的标靶。但一些地方、部门和单位对本地区本部门政治生态分析研判还存在“空、宽、偏”的问题。比如,有的对政治生态分析研判重点不突出,不注重平常、日常的积累,分析研判工作不全、不深、不透。又比如,有的对于惩治腐败缺乏整体思维、系统思维,没有把“惩”与“治”有机结合,对所查处案件的内在关联性、规律性缺乏系统研究,存在“点对点”式查信办案、为办案而办案等现象。

李激扬:全面深入开展政治生态研判,要紧盯主要领导,突出关键少数,始终将被监督单位领导班子作为研判“政治生态”的重点。一方面,要把日常监督作为夯实政治生态研判基础,聚焦各地区、部门、单位一把手履职尽责和领导班子党风廉政建设情况做实日常监督,为政治生态研判打下基础。另一方面,坚持把“关键少数”作为评估政治生态的“晴雨表”,以开展“政治画像”为抓手,实现对“树木”精准监测,推动对“森林”的精准评估和施治,让主体责任落实落细落小,为日常监督找准发力方向。

王振松:抓深抓实政治生态分析研判,关键在平常、日常、经常。要注重搜集督查报告、巡视巡察报告、干部选拔任用“一报告两评议”结果、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、专项审计工作报告等资料,及时汇总梳理信访举报、案件管理、党风政风监督和民意调查等数据,作为开展分析研判的重要依据。此外,要结合日常监督、专项检查、受处理干部回访教育等,与“关键少数”、基层干部和群众面对面交流,准确把握政治生态基本面和特殊性,克服以线索处置、案件查办等单一途径开展分析研判的工作惯性。

着力构建政治监督、政治画像、分析研判、修复净化等同向发力、相互衔接的闭环机制

郎文荣:我们详细制定了政治生态监测评估办法,通过清单化落实责任内容、项目化推进责任链条、常态化开展政治监督,构建监测评价指标体系,督促各县(市、区)定期开展政治生态分析研判工作。同时,积极运用信息化、大数据技术手段,构建“智治融合”政治生态监测评估系统,有效提高了政治监督的精准度和全面性。此外,把问题线索处置与个人政治画像有机结合起来,紧盯一把手和领导班子成员,从具体、个体问题拓展到对领导干部的立体画像。市纪委监委已建立700多名市管干部的廉政档案,充实廉政档案1189份。在此基础上,制定完善个性化监督清单,开展靶向监督。

李激扬:我们把开展政治生态分析研判作为强化政治监督的重要抓手,深入推进分析研判工作制度化、规范化、常态化,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。一是制定出台怀化市政治生态会商研判制度,即通过看“四个意识”牢不牢、看“关键少数”强不强、看“两个责任”实不实、看用人风气正不正、看党内生活严不严、看干部作风硬不硬、看政治文化纯不纯、看“三不”一体推进机制密不密、看信访举报多不多、看社情民意好不好等十个方面,对被研判单位政治生态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和精准画像,提高分析研判能力。二是综合日常监督、巡视巡察、信访举报、审查调查、群众口碑以及领导批示等情况,将相关单位作为年度集中会商研判单位,切实提高政治生态会商研判的针对性、实效性。

王振松:我们坚持以政治生态画像带动政治生态建设,推动政治生态环境优化。一方面,着力摸清各级党委(党组)班子成员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政治、思想、履职和廉洁情况,把决定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政治生态的“关键少数”盯紧看住,通过治“病树”、扶“歪树”、拔“烂树”,把腐败分子剔除出去,把真正的好干部提起来、用起来、立起来。另一方面,定期分析研判全县信访举报、监督检查、审查调查等情况,注重把具体问题放到全局范围中,作出综合分析、判断,从个别中发现一般,从一般中找出重点。比如,我们且末县被称为“玉石之路”的发祥地,当地人有收藏石头的爱好,很多案件的起源都与“玉”相关,我们通过梳理一系列查办案件背后的共性问题,采取专项整治行动,深化“以案促改”,推动政治生态不断改善。

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、系统集成与数字赋能、成果运用与考核评价有机结合,提升政治生态分析研判质量

郎文荣:抓深抓实政治生态分析研判,要牢牢把握党内政治生态建设重点,通过健全完善全方位、多角度、多层次的联动机制,压紧压实政治生态建设主体责任。以点带面推动做好案件查办“后半篇文章”,聚焦重点领域、重点问题、重点对象,对执行制度、贯彻决策部署、履行职责使命、廉洁用权等具体情况展开分析研判,从源头上净化从政环境,提升政治生态分析研判的针对性、操作性、实效性。要构建综合监测机制,利用现有的信息化平台资源,把数据报送、集体会商等工作机制结合起来,把信息化收集数据与日常性监督数据的使用管理融合起来,既落实专人专责进行常态收集,又实行归口管理做好定期分析,确保政治生态分析研判兼容并蓄、集约高效。要将各地方部门开展此项工作情况纳入日常监督范围,推动各级党组织压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。进一步通过建立情况通报、定期会商、整改落实等制度,推动分析研判成果及时转化、有效运用,使其成为构建良好政治生态的抓手和保障。

李激扬:抓深抓实政治生态分析研判,首先要在把握整体与聚焦重点上下功夫。政治生态分析研判要做到整体把握、有的放矢,因事施策、靶向治疗,防止面面俱到、失焦散光。要始终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人、重点事、重点问题、重点领域,坚持全方位收集信息,常态化开展调研,综合会商研判,努力把情况摸清、把问题找准、把病因析透。其次要在推进各类监督贯通融合上下功夫。政治生态研判涉及多部门多领域,需要整合好各类监督资源。一方面,加强纪律监督、监察监督、派驻监督和巡视巡察监督的贯通整合,打牢夯实专责监督的基本盘;另一方面,要在党内监督引导下,推动人大、政协、组织、审计、财政、统计、媒体等各类监督贯通联动,做到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、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相结合,逐步实现规范化、信息化、常态化,形成监督合力。最后要在运用研判成果推进整改落实上下功夫。督促被研判单位以清单制整改突出问题,全程监督、跟踪问效,研判成果作为绩效评估、选拔任用等重要参考依据。

王振松:抓深抓实政治生态分析研判,要通过个案看全面,从中发现普遍性、苗头性、倾向性问题。纪检监察机关要将日常监督发现的问题点,梳理汇聚成基本面,综合分析研判形成被监督单位“立体像”,力争做到画得准、画得像。要坚持把加强政治生态分析研判作为政治监督具体化、常态化的重要抓手,创新思路招法,健全制度机制,切实当好政治生态“护林员”,推动政治生态不断净化。要抓住“关键少数”这个研判重点,把各单位一把手和其他班子成员履职情况作为分析重点,对每名班子成员成长经历、工作能力、精神状态、管党治党作用发挥等情况进行细致刻画。